转载来源:运城新闻网 聚焦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山水含韵 智慧添彩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U3MjA1Mw==&mid=2657299416&idx=1&sn=b0703123f6c81c35bd5e4f890749839c&scene=45#wechat_redirect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 官方发布平台
山水含韵 智慧添彩
——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推进景区智慧化建设
记者 游映霞
夏末秋初,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一派生机盎然。清流绕岸、绿植沿堤,远处中条山叠翠含黛,近处游人漫步赏景,在山水间尽享惬意。
作为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配套,五龙峪生态休闲区以生态为基、以科技为翼、以文化为魂,为千年古庙筑牢了生态基底,更注入了现代文旅活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匠心勾勒山水新颜
清流潺潺、绿植夹岸,五龙峪生态休闲区与不远处古朴雄伟的解州关帝祖庙联动,构成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的诗意画廊。自2023年系统性生态修复和特色设施建设完成,五龙峪生态休闲区已成为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眼名片。
在五龙峪蜿蜒灵动的水域旁、女盐池倒映蓝天的碧波边,水岸栈道、观光码头、盐泽驿站、儿童乐园、垂钓基地相继建成。五龙峪生态休闲区以高起点规划、高科技赋能、高标准运营,全力打造与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地位相匹配的精品旅游服务设施,为这座千年古庙注入新的活力。
五龙峪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工程规模显著。
据介绍,前期施工阶段,项目部结合地形地势,将浩吉铁路中条山隧道排水引入河道,再对5.5公里长的河道进行清障、疏浚、防渗等,在拓宽河道宽度的同时,大幅提升河道蓄水、排水、防洪能力。
漫步河道两岸,错落有致的生态护坡格外引人注目。工人们正精心养护新栽植的水生植物,“这些芦苇、菖蒲不仅美观,还能净化水质。”如今,五龙峪加强日常性维护养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沿河而上,山体修复工程同样令人瞩目。曾经因采矿破损的山体,如今已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据统计,通过连续3年的生态修复,五龙峪区域新增绿化面积达80万平方米,野生动植物种类增加,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智能服务“懂景更懂人”
正值周末,景区入口停车场已停了不少来自我省和陕西、河南等地的车辆。景区入口处新落成的游客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忙碌地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该中心配备了智能导览系统,游客扫码就能获取电子讲解,还能实时查看各景点人流量。值得一提的是,景区所有设施充分考虑无障碍需求,轮椅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盲道等一应俱全,让特殊群体也能畅游景区。
在推进五龙峪生态修复的同时,我市更注重以科技手段提升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的旅游服务品质与管理水平。
● 针对运营中的潜在问题,景区建立多层级审核机制,保障智慧化平台发布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与时效性;
● 深化全域文化融合,将关公文化精神融入景观设计与智能讲解系统,加速推进五龙峪、女盐池两大片区文化主题贯穿工作;
● 构建动态优化机制,结合运营实践持续优化提升,例如根据客流量数据动态调整观光车频次,提升运营效率。
午后阳光正好,沿河道蜿蜒而行,五龙峪生态休闲区的3座银白色“太空舱”在青山绿水间格外醒目。这些充满未来感的智能民宿,将于9月中旬投入运营。
而太空舱的选址更藏巧思,3座舱体沿山势排开,既避开鸟类栖息的芦苇荡,又让舱内观景窗正好框住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的“金顶剪影”——游客躺卧时抬眼,便能看见千年古刹与现代舱体在暮色里的“隔空对话”。
当前,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正处于全力冲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关键阶段。该景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以“精细化服务提升”为核心,围绕设施、信息、服务三大维度全面优化,为游客提供便捷、贴心、温暖的旅游体验。同时,增添智能电子触摸屏,集成景区导览、活动介绍等功能,实时提供信息;开通代订代购热线,涵盖门票、文创、餐饮、住宿等业态,打造“一站式”服务。在此基础上,该中心更注重“人情味”:热水供应机随时满足游客饮水需求,宠物寄存区成为景区温情看护站;定时巡查宣传资料架,通过“每日清点+游客反馈双循环”机制,确保资料及时更新、实用有用。
景区入口处也完成了智能化与人性化改造。通道上方增设大型电子屏,动态公示团队入口、散客入口位置,并配合地面导向标识,实现游客快速分流,避免拥堵;针对游客关注的票务政策,电子屏创新采用“证件照片+文字说明”双模式,清晰展示军官证、残疾证、老年证等免票证件样式,与文字内容互为补充,让政策解读更直观易懂,有效减少游客咨询等待时间,提升入园效率。
细节处见人文温度
科技赋能下,游客体验显著提升。
“我们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做到‘三心’服务:热心、耐心、细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有员工上岗前都要经过为期1个月的严格培训,内容涵盖关公文化知识、急救技能、外语口语等,“甚至每个员工都要熟悉景区周边情况,以便为游客提供餐饮、交通等延伸服务。”
在太空舱项目中,服务的细致程度更加令人惊叹。每个太空舱都配备应急呼叫系统,24小时值班室确保3分钟内响应求助;每日清晨,维护团队会对所有设施进行全方位检测,包括水电系统、智能设备、卫生状况等,就连场景灯光的角度,都经过了精心调试,既保证视觉效果,又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据介绍,该中心持续强化软服务,构建“安全+温馨”环境:急救室配备AED除颤仪、急救箱等设备,工作人员定期接受急救培训,确保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处置;母婴室独立私密,配备婴儿护理台、物品更换垫等,墙面装饰卡通元素,营造温馨氛围;游客投诉接待室有专人负责,建立“响应+反馈+整改+追踪”机制,耐心沟通、快速处理、积极善后,将游客需求转化为改进动力。同时,游客接待服务中心联合景区员工和社会招募人员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景区入口、咨询台、休息区等区域定点值守,提供文明引导、特殊群体帮扶等服务,志愿者主动协助维护秩序、清理环境,以实际行动成为景区文明旅游的示范者。
“5A级景区创建不是终点,而是更高标准的起点。”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创建工作已进入攻坚状态,经常对照5A级标准自查整改,确保服务无死角、体验再升级。当前,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正加速推进五龙峪—女盐池生态休闲区新建游客服务站的内部配套设施布置,构建“主中心+分站点”联动模式,形成覆盖景区全域的旅游服务网络,让游客的旅游体验更便捷、更舒心。
压题照片:随着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的不断推进,五龙峪河道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也得到良好改善,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休闲露营、戏水游玩。摄影:记者 金玉敏
部分图片来源: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
欢迎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爆料
或拨打新闻热线:0359-2233366
▍ 编校:毛文琦
▍ 责编:王运涛
▍ 审核:杨 曦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41201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