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事关个人消费贷款、旅游等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最新动态
事关个人消费贷款、旅游等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2025-08-142

8月12日,财政部联合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月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两项贴息政策有关情况。



财政部:个人单笔5万元及以上文旅领域消费贷款可享贴息


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的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政策实施期为1年。支持范围既包括商品消费,也包括服务消费,这符合我国居民目前消费的最新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上述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是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据介绍,当前,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两项贴息政策分别从消费的需求端和供给端来发力,将财政金融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正值暑期,大众的旅游度假、休闲消暑、影视打卡等消费需求旺盛。接下来还有中秋佳节、十一假期,都是传统的消费旺季。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督促地方和贷款经办机构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政策的效能,以“真金白银”来助力居民更好消费,助力经营主体提升消费的服务水平,实现供需两端的良性循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此外,两项政策到期后,财政部也将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的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贷款经办机构的范围。


财政部:两项贴息政策“省钱又省心”


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项贴息政策涉及的侧重点都是广覆盖、低门槛,没有设置复杂的申请程序,尽量做到让大家“省钱又省心”


据介绍,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从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里,无论是日常生活性的小额消费,还是较大额度的商品消费,或者是旅游等服务消费,只要是在相关机构获得了消费贷款,其中实实在在花出去用于消费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贴息支持,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的贷款贴息是500元,多笔消费可以叠加享受。具体规则为: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也可以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的贴息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是3000元。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是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的消费行为,如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其他违规套利行为,这不属于政策的支持范围,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对于餐饮住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而言,从今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3月16日到年底的时间里,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而且已经收到贷款资金的,都可以享受最长1年的贴息,贷款期限不足一年的,按照实际期限来进行贴息。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例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等,重点是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商务部:支持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会上,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介绍,两项贴息政策聚焦服务消费领域,有利于扩内需、惠民生、促就业。


据介绍,支持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促进全方位扩大内需。2020年—2024年,我国服务消费保持了较快增长,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6.1%,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很多家庭在家政、健身、旅游、美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已经超过了商品消费的支出,我国服务消费有较大的增长潜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国消费结构将加快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服务消费潜力将加速释放。本次发布实施的两项贴息政策,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发力,统筹增强消费能力和扩大有效供给,对提振消费特别是扩大服务消费将产生积极作用。


支持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当前,人民群众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品质的服务体验,对文化娱乐、旅游、体育为代表的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服务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此次贷款贴息政策,将支持和引导相关服务业领域经营主体创新服务消费业态、模式和场景,扩大优质服务供给能力,以更优质、多元的供给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消费需求。


支持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业就业占就业人员总数的48.8%,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人员较上年增长明显。此次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行业都是就业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领域,政策实施将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增强经营主体的发展信心,激发发展活力,更好发挥就业的带动作用。


财政部:1元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元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


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是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具有四方面亮点


补贴方式更精准。与以往补贴政策主要支持投资端和供给端不同,这次中央财政会同相关部门,从消费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力求实实在在地惠及千家万户,而且重点是消费领域。其中,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打破了以往对整笔贷款贴息的惯例,精准地支持其中用于消费的部分,真正惠及有消费意愿的借款人。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则精准用于改善相关主体经营状况。在操作上,贷款经办机构按期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应该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


支持消费的力度更大。与以往直接财政补贴相比,两项贴息政策的特点是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来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费领域,以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的活力。如果按照1%的贴息比例,意味着1块钱的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块钱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者是消费领域服务业的供给。


惠及的范围更广。覆盖领域方面,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支持对象既包括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也涵盖了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额支出领域,最大限度地满足老百姓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则涵盖了8大消费领域,以支持相关主体改善经营、提高消费服务的水平。在覆盖群体方面,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依托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经办机构,充分发挥其差异化产品和客户群体的优势,既覆盖了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工薪阶层,也能够惠及收入波动较大的灵活就业人员;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则涵盖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各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贴息的流程更高效。两项贴息的资金测算、申请、拨付等工作主要集中在贷款经办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与常规贷款办理流程相比,个人消费贷款借款人主要是需要授权经办机构识别相关贷款账户的交易信息,用于贴息资金的测算。两项贴息政策涉及的贷款利息扣减、贴息资金申请等工作均由经办机构来负责,借款人无须额外的操作。


会上还介绍,两项贴息政策也可以和正在实施的消费者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形成“组合拳”,让人民群众在消费过程中得到“国补”更多的实惠。


中国人民银行: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教育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会上,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介绍,人民银行将配合财政等部门抓好政策落实,强化政策合力,全力做好金融支持消费工作。


一是引导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指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再贷款和贴息政策,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教育、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投放,促进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壮大,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将加强与财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促进政银企融资对接,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服务业中小经营主体。


二是优化居民消费金融的产品和服务。指导金融机构深化与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融合,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增强消费金融产品的吸引力,支持居民真实的消费需求。还要提高消费贷款利率定价能力,根据客户需求和风险特征进行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定价,确保消费金融服务的长期可持续。持续推进支付服务的便利化,聚焦食、住、行、游等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消费支付体验。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发布会图文实录


来源 | 中国旅游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